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习在大会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 )全方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放眼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 )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各主要国家为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纷纷加强 对重点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战略布局,世界科学技术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在经历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洗礼后,以5G、大数据、AI和工业互联网为依托,快速向( )迈进,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攀上新的高峰,掌握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国家间竞争角逐的第一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说明:“(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大局,强调要全面深入实施( )的重大战略。
A.第四次浪潮,2022年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生成式预训练模型(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GPT)的应用,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第三次浪潮,是2006年之后,深度学习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使得人工智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D.第一次浪潮,是1970年代,人工神经网络的概念被提出并开始研究,属于神经网络的早期发展和理念萌芽。
A.平台资源和泛在空间,包括建设互联、动态、共享的学习资源和建立智能校园、智能学习终端。
B.个性教学和因材施教,包括跨区域、跨学科、跨时空的教学活动,项目式、探究式、体验式、合作式学习,符合数字时代的师生素养,数据驱动的学情分析和精准诊断,知识图谱牵引的个性化学习。
C.教育治理和精准智能,包括建设人机协同的群智决策系统,完善数字技术优化教育业务流程,尊重和保护师生隐私权和信息知情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国家科技创新事业进行 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我国科技实力正在( ),科学技术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除了通过政策法规加以推动和保障之外,我国还要采取一系列“组合拳”措施,包括:( )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创造了代表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
2023年9月,澳大利亚智库ASPI发布了《全球核心技术竞争状况》的报告,列举了64项处于最尖端、最核心的未来技术,包括先进制造业、先进信息和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和疫苗、国防与太空、机器人与运输、传感、计时和导航,以及独特的AUKUS技术等,并对各个国家进行了排名。其中,中国有53项排名世界第一。( )
艾伦·图灵在1950年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计算机与智能》,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这一测试通过判断机器是否能够与人类进行无法区分的对话来评估机器的智能。( )
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诞生,对后续的研究方向和资金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 )
作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大模型的历史意义被认为“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 )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国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国家科技发展仍存在诸多挑战,当前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加激荡,大国竞争博弈在科技领域显著地增强。( )